使用哩程票的時候,可能很多人跟同為身為奈米資的我一樣,是拿來換花不起現金購票的商務艙及頭等艙機票。但是越熟悉哩程票規則之後,其實路線變化的豐富度,也往往是哩程計畫之所以被青睞的原因。這都是哩程計畫中,轉機、中停、開口的妙用!

所以就讓我們一起看看轉機 (Transfer)、中停 (Stopover)、開口 (Open-Jaw) 這三個名詞到底有什麼不同?

首先先看直飛,像台北~紐約這種行程,就是直飛,單純點對點的飛行。

但是只要跟直飛行程不同,就會牽涉到轉機 (Transfer)、中停 (Stopover)、開口 (Open-Jaw) 這三個名詞。

轉機 (Transfer) 就是經過第三地到目的地,而在第三地停留時間不超過24小時。

  • 紐約~首爾~臺北:就是在首爾轉機一次。
  • 紐約~首爾~東京~臺北:就是在首爾跟東京各轉機一次,合計兩次。

中停 (Stopover) 就是允許在轉機城市,停留超過24小時。但是如果你只是在轉機城市過夜,但前後不超過24小時,還是只算轉機喔!所以善用這個規則,哩程票很容易讓你有機會做城市一日遊。像我就很愛使用哩程票中停日本的東京,去吃個晚餐跟買些伴手禮,隔天睡飽還有時間在機場貴賓室洗澡吃飽上飛機,這樣行程不是非常輕鬆愜意嗎?

那最複雜的開口 (Open-Jaw) 又是什麼?

開口 (Open-Jaw) 簡單的說,就是到達跟出發的城市不同,中間並沒有用飛行連結。但是你可以有三種變型。 

第一:去程到達的城市與回程出發的城市不同。如:紐約~首爾~東京(開口),大阪~洛杉磯~紐約。所以去程抵達城市是東京,回程出發城市是大阪,這中間的交通問題,就不涵蓋在這張機票裡面,而必須自理。

第二:去程出發城市與回程到達城市不同。如:紐約~東京~臺北~首爾~洛杉磯(開口)。

第三:就是第一跟第二的綜合版。如:紐約~首爾~東京(開口),大阪~洛杉磯(開口),這樣就算兩次開口,而就定義上,也就可以視為是兩張單程哩程票。

但是請記住,開口只限於出發跟到達的城市,在行程中間轉機時是不能有開口的。如果有,那行程就會自動被判定斷開,而不再視為同一行程。還有另外要注意的,也是在設計開口行程必需多留意的,就是開口城市,是否必須在同一個國家或區域的限制。如果是限定同一個國家,那只能做類似紐約/洛杉磯,或東京/大阪這樣的開口設計,而不能使用像台北/東京這樣的設計。